梨原产我国,为我国主要果树之一,除生食外,还可加工罐头、梨酒、梨干、梨脯等,深受群众欢迎。梨树结果早,一般2-3年开始投产,6-7年就能进入盛果期 ,适应性强,栽培容易,无论山地、田块、滩涂均可种植,丰产性好,基本无大小年现象,盛果期每亩可不变在2000Kg以上,寿命长,一般可达20-30年,长达80-*。
配备授粉树及三疏技术
梨为异花授粉树种,多数品种自花不结实,所以必需在花期基本相遇的授粉品种,主栽与授粉品种配置的比例好是2:1或1:1,少也需3:1或4:1,才能达到丰产稳产。日本梨(幸水、丰水、筑水)与翠冠、清香、脆绿可互为授粉。
三疏技术就是正确掌握疏花芽、疏花蕾与疏果的时期和方法。
A.疏花芽:结合冬季修剪时疏去过多花芽。冬季疏花芽,应按比例,原则上是花芽:叶芽=1:1,大约疏除全树花量的一半,但应注意梨树当年花芽形成多少,生产实际中,骨干枝以每5-6寸距离留一个花芽的密度为宜。注意,只疏花芽,保留叶芽。
B.疏花蕾:冬季修剪时若疏花芽工作未进行,可在开花前,疏花蕾进行补救,疏蕾标准一般按20cm摆布保留一个花蕾。疏蕾原则:疏弱留强,疏小留大,疏密留疏,疏腋花芽留**花芽,疏下留上,疏除萌动过迟的花蕾,疏除副花蕾,决定疏除多少,还需随时了解气象预报。
C. 疏果:应按照品种、树势、花期、气候而定。花量多,树势弱,着果率高的应早疏花量少的幼树、旺树应迟疏或少疏。天气正常年份宜早疏,反之宜迟疏。原则:每个果实应具备25-30张叶片,正常年份一个果台可留一个果,果形中等大的品种一个果台可留1-2个果。
适时采收
适时采收是提高梨果品质量的重要一环。黄皮梨应掌握果皮由暗褐色变为浅黄褐色,青皮梨果皮由暗绿转为浅绿或浅,肉质由粗、硬变细、脆,由酸转为甜味,种子由白转为浅褐色,可作为开始采收标准。采收要做到分期分批,先采大果,待7-10天小果会逐渐增大,再行采收。
采收时要做到轻采、轻放,切勿硬拉、硬折,失去商品性,同时要做好保叶、保枝工作。
种植技术:
(1)、按株行距**挖穴,一般砂质土,穴宽80公分,深50-60公分,;水稻地穴宽80公分,深40-50公分即可。先放入至30-40公分左右的稻草、枝条或绿肥枝、杆等,并将表土加入踏紧,再施**肥(猪、牛粪)50-80公斤或砻糠鸡粪(20公斤)或纯鸡粪(10公斤)需腐熟,并加钙镁磷肥1-2公斤(碱性土壤可用过磷酸钙)与土混合填入,做成馒头形。
、种植前需将梨苗粗根剪栽2-3公分,促进新根发生,嫁接处薄膜需解除,以免影响主杆生长。
、种植时嫁接口需露地面5-10公分,踏实根际土壤,立即浇足水。风口地带,需设立支柱,防范倒伏。
改土技术: 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树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,要想果树增产、丰产、优质,必须从改良土壤着手。深翻改土一般在秋季果实采收后,到冬季落叶前进行,其方法有扩穴、全园深翻、隔行或间株深翻。深翻深度一般以30-40公分为宜,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隔年轮翻,1、3、5年在原穴的两侧开深80公分,宽50公分左右的深沟,2、4、6年在另两侧开深沟,结合施入基肥。
.施基肥标准: 一般以100公斤梨果少需**肥(猪、羊厩肥)100公斤,再混入2.25公斤磷肥,有利于产量和品质提高。 除基肥外,在生长期还应适时追肥,一般要求施三次追肥,次花后肥,时间4月中下旬,促进枝叶生长,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;*二次果实膨大肥,时间5月中旬-6月上旬;*三次采后肥,时间8月下旬-9月中旬,增加叶色,延长叶片寿命,恢复树势。
梨在国内南北广泛栽培,在落叶果树中的经济地位仅次于苹果,而对风土的适应性强于苹果,不论丘陵山地、沙荒地和含盐量较高的滩涂地都能栽种。梨耐粗放管理,易早果丰产,生产潜力大,经济寿命长。果实耐储运,商品性好,供应期长,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。除成片大面积栽培外,梨也适于群众家前屋后散生栽培。梨品种繁多,可因地制宜进行选择。
梨树采果后的施肥管理
梨树采果后必须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枯枝、落叶、落果和各种杂草,并集中在园外深埋或烧毁,再施采后肥,以优质**肥和氮磷钾完全肥为主,补充生物菌肥和磷钾肥,5年生以上的树,或采果50公斤以上的树,每株施沤制腐熟的人畜禽粪25~30公斤、氮磷钾(15-15-15)硫酸钾复1~1.5公斤、复合生物菌肥0.50~0.75公斤、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0.75~1公斤、硫酸钾0.25~0.50公斤,把所有的肥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,在树冠下挖6~8条长80~100厘米、宽30~40厘米、深15~20厘米的放射沟,把充分混合均匀的肥料均匀撒施在放射沟内,盖土,把肥料全部覆盖住即可。
梨树栽培技术
梨树喜光。光补偿点高。降水量要求在不同梨系统间差别较大。国内优质白梨产区的年降水量,均在500毫米-900毫米的范围内。但沙梨高度耐湿,在年降水量800毫米-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,生长良好,易获丰产。洋梨原产夏子气候区,耐旱性强,在南方栽培时枝条易徒长,病害严重。不论任何系统的梨,果实成熟前雨水过多,光照不足,均会降低果实品质。
梨对土壤要求不严,较耐湿涝和盐碱。土壤含盐量低于0.2%,PH值在5.8-8.5范围内,均能栽种梨树。但以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轻壤上较为理想。土壤过于瘠薄时,果实发育受阻,石细胞增多,肉质变硬,果汁少而风味差。梨着果期间忌大风。沿海地区7-9月间的台风对果实为害很大,尤其是果大柄短的品种受害严重。
育苗和建园
1、育苗梨苗都用嫁接法繁殖。适于江淮流域的砧木主要是杜梨和豆梨,此外还有沙梨的**种。杜梨抗旱耐湿,也耐盐碱性土壤,淮北地区应用较多,南方也可采用。作洋梨砧木时,果实有时易发生黑**病。豆梨耐涝抗旱,并抗腐烂病,在粘重土上生长良好,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多用作砧木,惟幼苗期生长较慢。沙梨**种耐湿、耐热,抗旱力稍弱,幼苗前期生长快,是南方温暖多雨地区的常用砧木。每千平方米播种量,大粒种子2.3公斤-3.0公斤,小粒种子1公斤-l.5公斤。种子秋播或经沙藏层积处理后春插。层积温度保持1-5℃,层积天数一般50-70天。此外,杜梨还可利用根率作砧木,按一定株行距栽植后,经2-3年即能就地嫁接成园。也可利用苗圃起苗后的残留根段,进行根接插育苗。
近年,我国已选育出中国梨的矮化、半矮化和半乔化的中间砧类型S5、S2和S3等,现正在各地试栽。
梨砧木实生苗前期生长较慢,而当年芽接时要求砧木粗度至少在0.6厘米以上,故当年嫁接率一般较低。生产上可对砧木苗采取勤施肥水,适期摘心和喷布百万分之五十(50npm)赤霉素溶液等措施,促进砧木苗加速增粗,以提高嫁接率。
当年秋季嫁接多用芽接法,如芽接没有成活,*二年春天可用枝接法补接。对芽接成活苗,在8-9月间进行围内断根或冬季剪主根移栽,可促进侧根的生长,提高出圃苗的标准,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栽植成活率。
梨树白纹羽病的防治策略
梨树白纹羽病病菌以菌丝、菌索及菌核在田间病株、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,菌索和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~6年。在果园内,该病主要通过病健根的接触、病残体与带菌土壤的移动进行传播,病菌直接侵入根部,也可从伤口侵入。新建果园发病及远距离传播主要为带病苗木的调运所造成。
早熟梨是众多果农脱贫奔小康的致富之路,在很多地区均有种植。随着早熟梨种植年限的增加及种植规模的扩大,早熟梨病虫害亦渐显现,特别是近几年以来,梨园中树体感染白纹羽病渐多,轻者树势衰弱,重者全株死亡并有传播蔓延之势。*农资招商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梨树白纹羽病的病害症状、发病规律及防治策略,供大家参考。
梨树白纹羽病的病害症状
1、地上部为害状 发病初期,病株叶片变小、黄化,枝条各节间缩短,植株生长势明显表现衰弱。发病时有的全株同时表现症状,也有的从一主枝或若干主枝或树体一方向表现症状,然后扩至全株。发病速度有快有慢,快者1年内全株死亡,慢者2年内全株出现枯死。并以病株为中心,逐渐向周围树体扩散。
2、 地下部为害状 根系被害,初时细根霉烂,以后扩展到侧根和主根。病根表面缠绕有白色或灰白色的丝网状物,即根状菌索。后期霉烂根的柔软组织全部消失,外部的栓皮层如鞘状套于木质部外面。有时在病根木质部结生有黑色圆形的菌核。近土面附近出现灰白色或灰褐色的薄绒布状物,此为菌丝膜,有时并形成小黑点,即病菌的子囊壳。这时,植株地上部逐渐衰弱死亡。
梨树白纹羽病的发病规律
病菌以菌丝体、根状菌索或菌核随病根遗留在土壤中越冬。环境条件适宜时,菌核或根状菌索长出营养菌丝,先侵害梨新根的柔软组织,被害细根软化腐朽以至消失,后逐渐延及粗大根。此外,病健根相互接触也可传病。远距离传病,则通过带病苗木转移。由于病菌能侵害梨、桃、李、葡萄等多种果树,故以旧果园改建的新果园,发病严重。
梨树白纹羽病的防治策略
1、加强早熟梨园管理 一是地下水位高的梨园,搞好开沟排水,创造不利病菌生长蔓延条件。二是增施肥料,促使梨树根系生长旺盛,提高抗病力。梨园中可适当种植小黑豆、苕子等绿肥作物,以改良土壤性质,提高土壤肥力。钾肥对防止烂根和促进新根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,应适当多施。在发病梨园中,通过多次检测,发现梨园土壤中钾含量偏低,只有80mg/kg左右。
2、病树的**处理 经常检查树体地上部的生长情况,当症状初见时,及时处理,防止病害扩展蔓延。如发现树势衰弱,叶形变小或叶色褪黄等症状时,应当立即扒开根部周围的土壤进行检查,确定根部有病后,首先是切除已霉烂的根,扒出病根周围的土壤,并换上无病新土,再灌施药液或撒施药粉。然后应开沟封锁,即在病株周围挖1m以上的深沟,防止病菌向邻近健株蔓延传播。
常用药剂有:① 70%五氯硝基苯以1:50~100的比例,与换入的新土混合,均匀地分层撒施于病根分布的土壤中。8~10年生大树,每株用药量150~300g;2~3年生小树,每株50~100g。②70%甲基托布津500~1000倍液灌注土壤,每株用药量可参照上述处理。此外,50%代森铵500倍液、50%退菌特250~300倍液、硫酸铜100倍液用以灌注根部周围土壤,对梨树根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。
病树处理及施药时期,上半年可在4~5月间进行,下半年可在9月份进行,也可以在梨树休眠期进行。但要避免在7~8月高温干燥的夏季扒土施药。病树处理后,应加施肥料,如尿素或腐熟人尿等,以促使新根产生,加快树势恢复。
3、 除病株及病土消毒 病情严重将要死亡的或已枯死的梨树,应尽早掘除,掘除的病残根要全部收集烧毁。病穴土壤可灌浇40%甲醛100倍液或五氯酚钠150倍液消毒。如病死梨树较多,病土面积大,可施石灰氮消毒,667m2用量为50~75kg。
土壤施入石灰氮后,至少要经过15天以上,在其有效成分氰氨分解成为尿素后,才可以种植果树。
4、 选栽无病苗木及苗木消毒 苗木出圃时,要严格检查,发现病苗应予淘汰。对有染病嫌疑的苗木或来自病区的苗木,可将根部放入70%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中浸10~30分钟;也可在45℃的温汤中,浸20~30分钟,以杀死根部菌丝,然后栽植。
1.早酥红梨建园要点:
种植密度为株行距23或34米;早酥红梨虽可自花授粉,但也可按6:1配置授粉树,授粉品种有:酥梨、雪花梨等花期相近品种。早酥红梨适应性广,除寒地外,全国各省均有栽培,但在山岳薄地、粗砂地,果实常有缺素症,栽培时应改良土壤,培肥地力,使之壮树高产。
2.早酥红梨梨园管理:
树下管理主要是生长期树盘覆草、松土、锄草,结合晚秋施**肥深翻松土,以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;发芽前、落花后施一次氮肥+复,6月初施复+微量元素。树上管理要结合病虫害防治,整个生长期每隔15-20天叶面喷施0.3%尿素+0.2%磷酸二氢钾,以弥补树体养分,加强树势。灌水的原则是前促后控,结合每次施肥进行,并留意灌封冻水,雨量大的年份应留意排水。留意硼肥使用。早酥红梨易成花,坐果率高,应及时疏花疏果,联结冬剪去掉部分过多的花芽,花蕾分别后开端疏花,序留2朵边花。坐果后定果,幼壮树按2530片叶留1个果,每花序只留1个单果。疏果后套袋,以提高优质果品率,减少病虫损害,防止农药直接污染。树形可采取双层开心形或纺锤形。双层开心形,主干分枝点高6070厘米,*1层留35个主枝,*2层留23个主枝,层间距为70厘米,不留侧枝,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,大中小枝组错开排列,树高在2.5米左右;纺锤形,主干分枝点高60厘米,每隔20厘米留一个主枝,主枝呈螺旋式上升,形成下宽上窄树体,形似纺锤,树高2.5米。修剪时,留意开张枝条角度,对斜生长枝缓放,直立长枝从基部向上每隔20厘米左右环刻一圈,延续环刻到梢端,翌年抽生出37个中短枝和许多叶丛枝。早酥红梨更新复壮力稍差,要留意少负荷维持壮树,多留截枝条。